氮气环境下的防护、预防与应急措施
氮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但当环境中的氮气含量逐渐升高,而氧气含量逐渐降低时,人就会头晕目眩,严重的会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氮气在大气中的比例为78%,因为氮气不活泼,常温下不能助燃或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当环境中的氮气含量逐渐升高,而氧气含量逐渐降低到19%时,人往往就会头晕目眩。随着氧气比例的继续下降,会引起单纯性窒息。其主要表现是机体缺氧,出现头晕、头痛、呼息困难、急促,心跳加快,脉搏弱而快,精神恍惚不安,全身乏力,肌肉协调运动失调。因为氮气的无色无味,因氮气吹扫而产生的低氧环境常常被工人甚至是基层管理人员所忽视。
当空气中氮含量增加(>84%),可排除空气中的氧,引起吸入氧不足,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高浓度(>90%)可引起头痛,,呕吐,胸部紧束感,胸痛,紫绀等缺氧症状和体征。严重时,会迅速昏迷。
一、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镜防护:戴安全防护面罩。
其他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消防应急措施与防护:
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切断漏源。
防止气体在低凹处聚集。
用排风机将漏出气送至空旷处。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
二、应急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120及时就医。
三、预防措施:
存在氮气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定期维修,杜绝氮气跑、冒、滴、漏。
氮气置换后的设备容器应先经充分的通风、排风、测定氧含量20%以上,方可进行检修。
急需进入检修时需戴供氧式面具,并应有人在现场监护。
生成液氮时,应戴防护手套和 眼镜。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