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某淀粉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马铃薯产业化运作的专业性公司,公司业务涉及马铃薯种植、研发、良种繁育、马铃薯制品加工、生产设备等多个领域,该厂每天排放废水总量为2100m3/d。淀粉废水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糖类,是一种高浓度、高酸性的有机废水,如果该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主要设计进水水质指标表:
COD(mg/L) | BOD5(mg/L) | SS(mg/L) | PH |
22750 | 11000 | 3100 | 6-7 |
2 排放水质目标
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见表2。
表2 主要设计出水水质指标表
COD(mg/L) | BOD5(mg/L) | SS(mg/L) | PH |
≤100 | ≤30 | ≤70 | 7-8 |
淀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等溶解性有机物质,小颗粒淀粉、纤维等不溶性细小颗粒有机物及泥砂等无机物。为了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应在马铃薯输送、清洗排放的废水预处理处理设施的前端安装旋转沉沙池、格栅等,以截留原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废水中泥沙。而在主生产线排放细胞液废水中,需要通过沉淀、浅层气浮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及部分有机物,同时回收植物蛋白饲料等。
原水的BOD/COD=0.48>0.3,属高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故可采用生化处理方法。由于原水的BOD较高,要求达到的处理效果也较高,拟采用厌氧一好氧的处理路线。厌氧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较经济,既节能又可回收沼气。废水中难降解的COD经厌氧处理后转化为较易降解的COD,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但出水有机物浓度仍较高,达不到排放标准。好氧生物处理法工艺成熟、稳定性好、出水水质较好。因此,采用厌氧一好氧的处理路线较合理。
淀粉废水处理:整个工程包括预处理部分、厌氧部分、好氧部分和污泥处理系统。
工程运行: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主要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厌氧脱水污泥,接种后测量罐内的污泥质量浓度(MLSS)约为20g·L-1。由于淀粉废水的酸度较大,有机物含量较高,如果在IC反应器启动初期进水浓度过高,将对产甲烷菌产生抑制,不利于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因此在EGSB反应器内循环形成之前应采用较低的进水浓度进水。采用将反应器进水与出水或清水以1:1的体积比稀释至COD的质量浓度。为提高反应器内的pH值,加快启动的进程,可在进水中加入NH4HCO3将pH值调至5.0~6.0。去除率高达90%。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逐步增加进水负荷直至到设计有机负荷。在启动一定时间,当反应器内循环形成后,由于内循环对pH的缓冲作用,将不再在进水加入NH4HCO3调节pH。
在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每天测定反应器出水COD及其去除率、挥发性脂肪酸(VFA)、pH等指标,并定期测定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观察污泥形态变化。当COD去除率大于80%,VFA的质量浓度小于400mg·L-1,pH高于6.60,产气量正常时可认为反应器运行正常。当监测指标超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CASS工艺的启动过程为:*加入厌氧出水后,加入部分清水将水位调至大,开始进行曝气。曝气和沉淀交替进行,即曝气2h后沉淀2h,然后再曝气2h沉淀2h。定期去样测定COD,当COD去除率达到80%以上时即可排水,2d为一个周期,培养约3周后,改为1d一个周期。如此培养20d后,污泥呈现土黄色,沉淀后上层清液为黄绿色,表明活性污泥已经培养成功。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环保在线上看到的,谢谢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