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WSZ-A-1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外观整洁,内部使用国外进口高级零部件,是强烈推荐的一款产品
主打产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医院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微生物污水处理设备、牙科污水处理设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食品厂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装置、气浮机、消毒设备等等。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氧化沟优点
1.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的特定的定位布置,使得氧化沟具有*的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2.氧化沟结合了推流和*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路,提高缓冲能力。氧化沟内的污水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能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避免短路;在长时期内(污水在池内一般会经过几十圈的循环多次循环),污水呈混合状态,即使某个时刻有高浓度和有毒废水进入,进入沟内的高浓度和有毒废水会被大量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又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3.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来说又是*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加上曝气装置的定位,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延沟长逐步下降,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的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性能特点
(1)格栅井
设置目的:在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固定格栅,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 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格栅井设置为地下式钢制结构,固定格栅采用一道。
(2)调节池
设置目的: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
设计特点:设计有效停留时间 8-10 小时以上。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潜污泵设置二台,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4)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 生物将进一步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污水生化性能,以利于后道生物拉触氧化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
设计特点:设计有效停留时间 2.5-3.0 小时,内置高效生物弹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 能,同时可调节成为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该池设计为埋地式钢制结构的箱体。
(5)生物处理池(复合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 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 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参数及控制
A-A-O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脱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时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具体体现的某些参数上,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这也是A-A-O系统工艺系统控制较复杂的主要原因。
1.F/M和SRT。*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因而,F/M(污泥负荷)越低,SRT(污泥龄)越高。脱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则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较灵活的一种工艺,可以以脱氮为重点,也可以以除磷为重点,当然也可以二者兼顾。如果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应控制在0.1-0.18㎏BOD5/(kgMLVSS˙d),SRT一般应控制在8-15d。
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1-2h范围内,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1.5-2.0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应在6h。
内回流与外回流。内回流比r一般在200-500%之间,具体取决于进水TKN浓度,以及所要求的脱氮效率。一般认为,300-500%时脱氮效率佳。内回流比r与除磷关系不大,因而r的调节*与反硝化工艺*。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
生物滤池净水原理是滤池内滤料上生长的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滤料及生物膜的吸附截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
污水流经滤料时,滤料表面附着生长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待生物膜成熟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生物膜表层生长的是好氧和兼性微生物,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好氧代谢而降解,终点产物是H2O、CO2、NO3等。由于氧在生物膜表层已耗尽,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处于厌氧状态,进行的是有机物的厌氧代谢,终点产物为有机酸、乙醇、醛和H2S、N2等。滤料自身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具有截留和吸附作用,另外经培菌后滤料上生长有大量微生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粘性物质如多糖类、酯类等起到吸附架桥作用,与悬浮颗粒及胶体粒子粘结在一起,形成细小絮体,通过接触絮凝作用而被去除。
由于微生物的不断繁殖,生物膜逐渐增厚,超过一定厚度后,吸附的有机物在传递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以前,已被代谢掉。此时,内层微生物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进人内源代谢,失去其粘附在滤料上的性能,脱落下来随水流出滤池,滤料表面再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