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WSZ-AO-2.5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使得污水先经过厌氧水解区进行水解酸化去除部分SS,进入生物填料笼后,若干个以塑料小球为主体的独立缺氧好氧区域,可有效增大生物处理比表面积,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污泥回流结构将部分污泥回流至进水端,减小污泥产率,达到污泥减量化的效果;生物填料笼的运行无需曝气,构造简单、低耗节能,只需调整挂膜阶段和正常运行阶段两个阶段,可以避免乡镇污水处理中在生物填料笼正常运行过程中因转速恒定出现的因生物膜更新速度慢而产生的附加问题,空间利用率高,符合乡镇污水处理的现状。
优点及效果
WSZ-AO-2.5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调节池内放有格栅,用来拦截较大漂浮物。调节池可以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适合加药设备能力,可在加药速率恒定的条件下,达到污水处理目标;在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可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系统影响排水水质;当暂时停止排放污水时,仍可对处理系统继续输入污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利用了层流原理,可提高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沉淀时间;可增加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斜管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m3/(m2.h),比一般沉淀池的处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
(3)加药量根据污水水质和流量确定,加药系统可以与污水处理箱体分离,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安装。
(4)调节池两台管道泵互为备用,由调节池液位计控制。自动时高液位开泵,低液位停泵,加药与调节池管道泵联动;手动时手动启停,但低液位时泵保护自动启用。
◆工艺特点
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
②土建费用、运行费用、日常维护费用降低。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远远低于常规二级生化处理。同时,池内粒状填料对气泡的切割能力提高了氧利用率,减少动力消耗。填料经久耐用,维护费用低。
③脱氮效果好:在反应器内通过对溶解氧等条件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对废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处理。
④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简单。该工艺无污泥膨胀问题,能保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日常运行管理简单。采用以PLC控制系统实现优化控制。
生物处理的工艺控制
(1)生物膜法的操作较简单,一般只要控制好进水量、浓度、温度及所需的营养(N、P等),处理效果一般比较稳定,微生物生长良好。在废水水质变化,形成负荷冲击情况下,出水水质恶化,但很快能够恢复,这是生物膜法的特点。
(2)活性污泥法
①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是指曝气池中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也称混合液污泥浓度,可以近似地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一般应控制为2~4g/L。
②混合液会发性悬浮固体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数量,一般为0.75~0.85。它比MLSS更能反应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浓度,但因测定稍微麻烦些,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MLSS。
③混合液溶解氧含量DO活性污泥法采用好氧过程,混合液必须维持一定含量的溶解氧,传统活性污泥法,一般应控制溶解氧不低于2.0mg/L。
④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回流污泥量是指从二沉池回流到曝气池的污泥量,是活性污泥法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通过有效调节回流污泥量可以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保证运行正常。回流污泥量与入流废水量之比称为污泥回流比,保持回流比恒定是活性污泥法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一般控制在25%~*之间。
⑤污泥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处理量。由于通常用BOD5代表有机物进行计算,因此也称为BOD污泥负荷或者有机负荷。一般控制在0.2~0.4kgBOD5/(kgMLSS˙d)之间。
设备优点:
1、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接触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时间在6小时以上。
2、具有脱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过调节设备的构造,达到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触氧化池内的填料多为组合软填料,质轻、高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生物膜附着能力强,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高。
4、接触氧化池内采用曝气器进行鼓风曝气,使纤维束不断漂动,曝气均匀,微生物生长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少并易于处理。
6、潜水泵中可设于设备之中,减少工程投资。
7、设备可设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时,上部覆上可用于绿化,厂区占地面积少,地面构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动控制,管理操作简单。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