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15吨/天污水处理地埋式设备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模式将厌氧、缺氧、好氧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实现A2/ O 工艺流程,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处理后水质好且稳定,但由于一体化设备购置成本较高,日常运行管理要消耗电能,因此适合于经济条件较好,周边既无一定规模空地,又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可建于地下。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池,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厌氧池(水解酸化池),在厌氧池内完成有机物的去除,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耗氧处理.进入兼氧池,充分为污水进入好氧池做准备,污水自流入好氧池,在好氧池内完成COD,BOD5的降解,污水进入MBR膜池充分沉淀,进行固液分离,污水自流入清水,在清水池内完成消毒后排放。调节池内污泥定期脱泥。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入叠螺污泥脱水机定期清理。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优势
1、面积小: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将工艺简化到一池,仅为处理面积的1/4-1/5。
2、安装简便:*地埋安装,配套管网少,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建房及采暖、保温。
3、运行费用低:采用智能一体化成熟工艺、的水泵和风机。运行费用仅为电机能耗,水处理成本低。
4、建设投资少: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成熟、可靠,流程简单,配套设施少。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工艺
1、MBR处理技术工艺:
一种将活性污泥法和一体化浸没式膜分离系统结合的传统改良型工艺,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系统出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回用。废水通过本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出水的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标准。该技术适用于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紧张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20~500吨/天。工艺参数:缺氧反应区停留时间不小于2h,MBR区停留时间不小于4h,污泥理周期360天,。
2、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首入厌氧消化池,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成为污泥,污泥通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发酵,有机物得到降解。工艺流程见图4。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3、A2O技术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特点
1)集成化程度高: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的生化处理过程全部集成在一个玻璃钢材质的罐体内,所有处理单元在出厂前已有厂家进行了标准化的组装和运行程序控制。
2)处理效果较好:设备采用比表面积大的填料,提高了容积负荷,有效降低占地面积,运行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
3)占地面积小:全地埋式建设,节省土地,地上可覆土绿化,环境景观效果好。
4)能耗低、噪音小:设备的曝气风机为电磁鼓风机,风量大,能耗低,噪音小(单户气泵功率为30W,噪音小于35分贝)。
5)施工周期短:设备模块化,设备安装仅需3-4周。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