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电弧炉介绍
结构说明
一、炉顶部位:炉顶又称炉盖,呈圆拱形,可以移动,外环为水套式钢结构,在冶炼过程中,炉顶(特别是炉顶的中心部分、电极孔和除尘孔周围)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还受到温度骤变的影响,炉气和造渣粉剂的化学侵蚀、电极弧光的辐射和烟尘的冲刷,炉顶的积尘也产生压力并阻碍散热,炉顶在升降旋转时还受到机械振动的作用,工作条件很恶劣,是整个炉衬的薄弱环节。
二、炉墙部位:炉墙在炼钢过程中不接触钢水,对钢水起保温隔热作用。造成炉墙损坏的主要原因:飞溅的钢渣、电极弧光、高温气流冲刷、空气氧化、热振。
三、渣线部位:渣线处于炉墙与熔池之间。炼钢过程中,钢融化之后,炉墙下部渣线部位长时间处于高温钢渣的侵蚀中。钢渣的物理渗透和化学侵蚀,以及通过流动钢渣、钢水的冲刷和空气的氧化,造成该部位耐火材料超前于其他部位形成深凹沟。
四、熔池部位:熔池位于渣线与炉底之间。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主要用于存放钢水。受钢水和钢渣物理渗透和化学侵蚀,以及通过流动钢渣、钢水冲刷作用,各部位侵蚀比较均匀。
五、炉底部位:炉底主要存放钢水,受流动钢渣、钢水冲刷和渗透作用。
六、炉门框部位:炉门主要是排放钢渣、吹氧、添加各种材料;观察、检测炉内状态和钢水温度的地方、钢渣物理渗透和化学侵蚀、氧化、热振是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
七、出钢口部位:与渣线部位损毁机理相同,增加了钢水冲刷。
实验电弧炉介绍
当今应用于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等实验和小批量生产之用。
实验电炉种类很多,但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1.从炉膛形状上可分为:箱式电阻炉和管式电阻炉;2.从操作程序上可分为:人工编程电阻炉和人工智能电阻炉;3.从实验所需气氛条件可分为:氧化气氛电阻炉和真空气氛电阻炉。4.从最高温度上可分为:低温电阻炉(600℃以下),中温电阻炉(600℃-1000℃),高温电阻炉(1000℃-1700℃),超高温电阻炉(1800℃-2600℃)。
实验电炉操作简单、控温精度高、保温效果好、温度范围大、炉膛温度均匀性高、温区多,控温系统,有移相触发、可控硅控制,过零触发、固态继电器,当今炉膛采用氧化铝多晶体纤维材料比较多,双层炉壳间配有风冷系统,能快速升降温,该炉具有温场均衡、表面温度低、升降温度速率快、节能等优点。
温度控制采用先进的触摸屏控制,采用系统PLC控制,具有*可靠,用户实验数据可查,实验效率提高。配备RS232通讯接口,Sigma数据管理软件,具有无纸记录历史数据和升温曲线,校正温度偏离误差的功能,设备故障诊断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环保在线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